河山云报道 在历史长河中,藏着永不褪色的烽火记忆配资官网,那些抗战故事不仅是烽火岁月的回响,更在代代传承中历久弥新,给人以鼓舞和力量。今天,让我们认识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百岁老兵——杨富,跟随着老人的讲述,共同走进那段被岁月尘封的抗战故事。
在赤城县田家窑镇田家窑村,一处宁静的院落里,我们见到了杨富老人。眼前的百岁老人步履蹒跚,听力、思维也严重衰退,需扯着嗓子大声交流,才能捕捉到当年战斗故事中的零星片段,即便如此,当提起那段烽火岁月,老人仍会反复讲述那几句关键的经历,仿佛他们已经被深深地烙印在记忆深处。
展开剩余79%抗战老兵 杨富:
在哪儿当的兵?在龙关县。那会儿19岁。(在)40团,之前在新保安,全国解放我才回家。
因年事已高,杨富老人大部分的讲述由其儿媳高丽梅代为复述。杨富1925年出生于龙关镇段家沟村。1945年,从龙关入伍,跟随八路军部队参加了新保安战役,后又去延庆、包头、张北参加战斗,在部队担任侦察兵一职。
杨富儿媳 高丽梅:
有时候老人也跟我们讲他打日本那会儿打仗的细节。那个时候咱们特别艰苦,他那会儿是机枪手,好几个人抬着机枪,都是人工抬特别重的机枪。那时候跟日本的枪炮比可差远了,全靠人工往上运,特别艰苦。跟日本打的时候,他是侦察兵。去县城里侦察,骑个小毛驴,毛驴上驮个农村的老太太,假装是她儿子,进城去侦查,可危险的呢,稍微有一点(不小心)就丧了命了。进城门口,把门的可要问这个问那个,就跟我们看电影的情节差不多。在打仗当中还拼过刺刀,冲锋号一吹就往前跑,他说听见耳朵旁边子弹嗖嗖的,跟着战友跑,跑着跑着这人就跌倒了,他说自己可是命大的。
杨富老人关于抗日战争的经历,虽难在史料中找到具体战役记载,却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普通战士的浴血战斗历程。而他参加的新保安战役,作为1948年平津战役的关键一战,解放军在此将国民党第35军包围歼灭,成为扭转华北战局的重要节点。
杨富儿媳 高丽梅:
解放新保安的时候,那时侯连夜从张家口步行跑、小跑,往新保安跑,那时候行军,背着小米,一旦饿了就抓点小米往嘴里塞,脚上跑得满脚血泡,最后,等到了新保安,没歇没坐,就开始打。新保安正好下大雨,地上整个成血河了。连国民党和我们的人,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,那场战争可是(惨烈)。打完就解放了,他们战友们都饿了,新保安那边有菜地,砍点白菜,搁点米熬粥吃。士兵们可怜,到地里砍菜的时候都就睡着了,这是解放新保安。
在解放新保安的战役中,杨富和战友们历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。而战争留下的,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痛,更有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。老人身上的伤便是那段历史的见证。
杨富儿媳 高丽梅:
受过三次伤,背上有一片,腿上有一片,受伤不少呢。背上还有块弹片在里面,到现在也没取出去。这耳朵聋了,就是那个时候打仗,炮弹震的。老人那会儿挺伟大的,那时候(的人)觉悟就挺高的。他19(岁)参军,一开始抗日,他们村里去了四个,就剩他一个回来,都牺牲了。
在杨富老人儿媳的讲述中,一些惊心动魄的战斗画面逐渐清晰,那时战场上落后的装备、极端艰苦的环境,还有殊死抵抗的战士,无一不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。然而时光流逝,老人曾经讲过的很多战斗细节已无从考证,只能让后人在破碎的记忆与零星的史料中,触摸到那段不容遗忘的血色历史。即便如此,历史的刻度不会因记忆模糊而褪色,那些镌刻在山河与血脉中的牺牲与抗争,永远是照亮未来的精神坐标。
杨富儿媳 高丽梅:
老人以前老唠叨他以前打仗的事,最后在村里当干部也是先紧别人,把好事,分个地也是把好地都让给人家,先紧别人挑。孩子们也感到挺骄傲的,一提起来,我爷爷,我姥爷以前打过日本,抗过战,一说起来反正挺自信(自豪)的。孩子们总听老人们讲以前的事,他们脑海里也挺深刻的,把这些以后给孩子们都传承下去,记住我们家里有这么一个英雄的老人。
编辑 闫丽萍 白萱丨校对 陈雯
河北五超(张家口赛区) 福利 “羊毛”已备好配资官网,速来薅~
发布于:河北省辉煌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